Advertisements

最清貧寺廟!廟內修行者皆女性「日一餐只睡4小時」 潛心禮佛「不收香客錢財」堅守本心



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詩句,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短短十四個字,足以見得南朝時期佛教香火之鼎盛,即便是到了今天,佛教依然是三大宗教之一。

Advertisements


為了保護千年傳承下來的,國家也出台了一些相關政策,其中就有資金上的幫扶。

但是全國的寺廟這麼多,就算是有資金幫扶,也遠遠不夠一個寺廟的全部花銷,那麼現代寺廟究竟是怎麼運作起來的呢?


Advertisements

都是在廟裡吃齋念佛的僧人,到底是從哪裡籌集到的錢呢?


現代寺廟是如何運營的

根據大陸佛教協會在2020年的數據顯示,目前存在的寺廟大概有三萬多座,其中的兩成已經完全實現了商業化。

這些寺廟的營收主要有以下幾類:

Advertisements


首先就是門票收入,這是現代大多數寺廟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比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嵩山少林寺來說,寺廟的門票錢和香火錢,就可以達到整個嵩山景區的八九成。

這些收入里,較大的一部分歸負責嵩山景區開發和宣傳的嵩山文旅集團以及港中旅,剩下約三成是少林寺自己的收入。

Advertisements


其中香火錢也是寺廟的一大收入,而一年中香火收入最多的那天就是除夕,很多地方都有「搶頭香」的習慣,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順順利利。

據報道,2018年靈隱寺除夕這天限量6000張門票,在2個小時內告罄,就按照最低標準,每人香火錢50塊來算,除夕這天的最低收入就可達到30萬,這還是在限制客流量的情況下。

Advertisements

在平時不限制客流量的情況下,收入只多不少。


寺廟還有一個重要的收入就是捐贈收入,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寺廟裡看到的功德箱,有些寺廟為香客提供「撞鐘」服務,撞一次多少錢,這些錢也是放在功德箱裡邊的。

有錢的可能往功德箱里塞個幾百塊,沒錢的可能往裡邊塞個十幾二十塊,雖然每個人捐的錢不多,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啊!

Advertisements


除了上述的這些主要手段,一些知名的寺院還舉辦有法事活動,設計文創商品進行售賣,這些錢也是寺廟的收入。

不僅如此,一些收入高、知名度高的寺院還有自己的基金會,將收入一部分用於寺廟裡僧人們的衣食住行,一部分拿來以寺廟的名義做善事,最後留出一部分投資。

Advertisements


依舊以我們熟知的少林寺為例,從1997年到2022年的二十多年間,其申請的商標就有700多個,其中囊括了影視、食品、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

不僅如此,少林寺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學校,甚至還招收有300多萬的「洋弟子」,這些外國學員學費又是不小的一筆數目。


有的寺廟靠各種商業手段實現了自給自足,還有多餘的營收,但是這種方式也一直飽受非議,在許多人眼裡出家人就應該不問世事,專心修行才對。

在遼寧海城就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裡居住的修行者全部都是女性,並且多年來,這裡上香從來不收香火錢,也不跟其他寺廟一樣發展旅遊業,更不接受別人的供奉。

那她們又是依靠什麼生活的呢?


一座特殊的寺廟

2001年的時候,在遼寧海城的一個偏僻山間蓋起了一座叫作「道源寺」的寺廟,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這座寺廟,但是應該聽說過當地另一座叫作「大悲寺」的寺廟。

有一部在網路上很受歡迎的紀錄片《古道清涼》,講的就是大悲寺僧人苦修的故事,而道源寺建立之初,就是因為考慮到大悲寺僧人增多,以及將男女進行分流才建立的寺廟。


道源寺與大悲寺同出一脈,修行的也是同一佛法,最初這裡只有2位比丘尼,剩下的都是一些帶髮修行的女居士,直到2002年,才有17位女施主正式剃度出家。

她們在隱居前來自各行各業,但是相同的是,都在前半生經歷過各自的苦難,現在希望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尋找心靈上的寧靜。


道源寺除了全是清一色的女性外,還以嚴苛的苦修而出名。

他們每天凌晨兩點就要起床靜坐,靜坐五炷香的時間後才是早課時間,令人驚訝的是,比丘尼們並不吃早飯,只吃午飯,午飯的內容也只是一些素菜。

這些素菜並非外出購買的,而是寺廟裡的比丘尼自己耕種的,吃完午飯之後就不允許再吃東西了,只能喝清水。


在經歷了一天的誦經和勞作之後,比丘尼們在十點上床休息,到了第二天的凌晨兩點又要起床開始一天的活動,這樣算起來,道源寺的比丘尼們一天僅僅睡4個小時。

因為嚴苛的苦修,道源寺小有名氣,許多香客前來想要體驗一下這種生活,道源寺一律不收取費用,唯一的要求是香客必須守寺廟裡的規矩,也不得干擾別人修行。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