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清朝人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電視騙了 「一組照片」展現真實模樣:現代人難以接受


一提到清朝人的髮型,首先給人印象就是辮子國,清朝的男人後背都拖著一條又長又粗的大辮子,也有的把它盤在腦袋上,達官貴人還好,可就是苦了普通的老百姓,由於生活所迫,哪有那麼多時間洗頭?於是長辮上所散發出來的怪味,能熏的人好幾天吃不下飯去。

清朝建立時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他們強迫全國老百姓剃頭,弄得民怨四起。但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畢竟腦袋能夠留在脖子上比什麼都重要。但到了清朝晚期這種現象也得到了改善,我們可以從歷史遺留下來的老照片看出眉端來。

Advertisements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清朝統治時期社會究竟怎麼樣誰也沒有真正體驗過,我們對這個朝代的大半印象是從影視劇里得來的,當然清朝劇少不了那根大辮子,現在看起來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現象在當時可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個與滿人過去的生活習慣也是分不開。

滿族的祖先本身屬於漁獵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男子們為了方便外出狩獵,基本上都會將腦袋剃個精光。同時在頭頂上留下一撮銅錢大小的頭髮,並將其紮成小辮子。俗稱「金錢鼠尾辮」。這種習性就一直傳承了下來,我們在電視劇里看到大清的創始人皇太極坐在龍椅上,即使帶上了皇冠,腦袋後面還是拖著一根長辮子,顯得不倫不類。

Advertisements


但這是人家的一種習慣,既然皇帝都留長辮子,底下的黎明百姓當然也必須跟著照辦,也得剃頭留辮子。但是對漢人來說這樣的規定讓他們苦不堪言,又不是女人,幹嘛非要留一根長發,剃起來既麻煩又不舒服,而長發前光光的腦袋怎麼看都沒有任何美感。

開始時很多人都拒不執行這個命令,也爭辯過,也反抗過。最後的結果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因此被砍掉的腦袋也真不少,所以老百姓都認命了,反正一根辮子對自己的生活也不會有更大的影響,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Advertisements


滿漢一家親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晚清,人們的髮型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從鼠尾辮逐漸變成了牛尾辮。辮子的厚度和長度相對於之前而言也有了變化,腦袋上的頭髮也由少變多,慢慢地才成為我們所知道的陰陽頭,這種頭型可比以前看得更順眼一點,也就是現代影視劇里所保留的清代的髮型,再配上紅頂官帽,就變得不那麼令人討厭了。

我們都知道清軍入關,在漢人眼裡他們就是外族,當時的反清復明演繹得很劇烈,堂堂大漢民族,怎麼甘心受控於一個小小的滿族,這簡直就是雀占鳳巢,大逆不道。看到過很多有關抗清的影視劇確有其事,如白蓮教,小刀會等等,讓滿清統治者頭痛。

Advertisements


大清皇帝開始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提倡「滿漢一家親」,當然剃頭留長辮子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個措施,留長辮的不一定全是滿人,只要你們漢人也和我們一樣留辮子,那我們就是一家人,誰也別反對誰,誰也別歧視誰。

所以上至朝廷官員,下至黎明百姓,開始來了一個剃頭留髮的高潮,我們大概可以想象出當時的熱鬧場景,剃頭匠成了最吃香的職業,畢竟成千上萬的漢人都要留長辮子,留髮就留頭,那就留吧。再者說留了頭就和滿人看齊了,互相之間誰也別看不起誰了。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