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祖輩曾為慈禧修腳!他承祖業30年「收集客人腳皮作畫」 成品展出「被富豪看中」欲花887萬購買

大家都認為他是修腳界的「明星」,而不是與往常一樣瞧不起,冷眼相待。

隨著生意的變好,魯可水開始培養店裡的技師,他不再長時間的為客人服務,而是專心致志地研究自己的技術,門店的發展。

後來,魯可水再一次回到了蕪湖大觀園,除了去感謝自己的老師,除此以外,魯可水還想參觀一下蕪湖大觀園的藝術品,借鑒他們的裝修模式,從而改進自己的門店風格。也就是這次參觀,給魯可水帶來了與眾不同的靈感。

Advertisements

有一次,蕪湖大觀園對外開放自己的藝術品,供大眾觀賞。

其中就有「鐵畫」的存在。

魯可水第一眼便被狠狠地驚艷到了,「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繪畫?」「竟然是鐵繪製的!」「刀工很是精美,完全看不出來打磨的痕迹。」魯可水已經被深深地吸引了。

回到家以後,魯可水對鐵畫依舊念念不忘,他開始翻閱書籍,希望能找到關於鐵畫的記載。

Advertisements

終於,他找到了。

原來鐵畫是一種傳統的繪畫工藝,以鐵作為原材料,通過雕刻等手法進行描繪,一般能夠作鐵畫的人都必須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磨鍊,否則無法達到鐵畫的製作標準,也不可能繪製出完美的鐵畫。

魯可水震驚到了,原來鐵畫還有著如此高的要求。

同時,魯可水自己也想嘗試一下。

既然鐵都可以用來畫畫,那其他的材料是不是也可以成為繪畫的原材料?

普通的顏料過於平常,魯可水早就沒有興趣創作了,他必須物色一個新的繪畫原料。

Advertisements

可是魯可水找遍了門店,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繪畫材料。

直到有一天,魯可水正在給客人修腳,看著工具袋上一片片的腳皮,魯可水突然有了靈感。

既然鐵可以用來畫畫,那腳皮應該也可以吧?

自此以後,魯可水開始收集客人的腳皮,每次給客人修腳完畢以後,魯可水就將工具袋的腳皮帶回家風乾。

就這樣,魯可水收集客人腳皮長達三十年。

魯可水搜集的腳皮

Advertisements

為什麼是三十年呢?

因為魯可水並不想隨隨便便做一幅畫,他的目標是《清明上河圖》。

大家都知道,修腳並不能一下子刮下很多腳皮,他只能將壞掉的,長繭子的,乾癟半脫落的腳皮修整一下。

修腳的目的不是刮腳皮,而是修理腳上的不適。

所以魯可水整整收集了三十年才勉強湊夠了繪畫的原材料。

為了更好地展現《清明上河圖》的魅力,魯可水先用部分腳皮製作其他繪畫,從而鍛煉自己的腳皮繪畫能力,同時篩選腳皮,選出最合適的腳皮製作《清明上河圖》。

終於,魯可水知道了腳皮繪畫的奧秘。

Advertisements

他先是將腳皮風乾,挑選一部分完整的腳皮用於主體創作,同時再將一些細碎的腳皮進行曬乾,加深腳皮顏色,用於枝幹創作。

與此同時,魯可水還挑選一小部分腳皮,浸泡在顏料之中,用於給整體的畫作添色。

在魯可水的努力下,《清明上河圖》製作完畢。

魯可水將這幅腳皮繪畫放置在門店展示,供客人欣賞。

由於腳皮繪畫過於獨特,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了,紛紛來到魯可水的店裡。

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一位富商的耳朵里,他很感興趣,決定去看看。

魯可水的作品《清明上河圖》

Advertisements

一天,富豪來到了魯可水的店中,他在《清明上河圖》的周圍遊走。

「妙,妙,妙極了,怎麼會有這麼獨特的繪畫想法?」富豪連連發出感嘆。

「請問這裡的老闆是誰?這幅畫的作者是誰?能不能請他出來一下?」富豪詢問著旁邊的服務人員。

「老闆是魯可水,作者也是,現在就去請老闆出來。」服務人員回答道。

片刻以後,魯可水出來了。

富豪並沒有過多地寒暄,直接開門見山:「這幅畫賣不賣?我可以出20萬(約887萬台幣)。」

魯可水的作品《清明上河圖》

Advertisements

魯可水拒絕了:「對不起,先生,這幅畫耗費了我很多精力,當然,我並非是看中這幅畫的價值,而是這裡面包含著我的心血,對我而言是無價之寶。」

沒有買下這幅腳皮畫,富豪也沒有過多的停留,休息片刻就走了。

魯可水看著眼前的《清明上河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感慨自己前半生的堅持,他希望以後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同時也對現在的職業價值觀表示深深的擔憂。

畢竟,在大眾的眼中,修腳師並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甚至會有很多人嫌棄。

職業價值觀

誰都想擁有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這種思維本身並沒有錯。

但是不應該以此對其他職業作出評價與批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並不是每一份職業都可以坐辦公室,吹空調,也並不是每一份職業都可以穿著好看的衣服工作。

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這繁華的世界,卻反過頭嫌棄前人的職業,這屬實不應該。

他們或許是因為從小接受的知識不夠,逼不得已,選擇面朝黃土,背朝天;又或許是工作性質,讓他們無法安逸地坐在辦公室內,遠離風吹日晒。

修腳師,聽起來是一個「有味道」的職業,可是修腳師也是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一不偷二不搶,憑自己的本事生活。

大家可能會想,修腳師每天都在與腳打交道。腳氣,腳疾都會接觸,每天還會接觸不同人群的腳,想想都覺得「噁心」,如果讓自己去做這個,肯定不行。

也有人說,《清明上河圖》是用腳皮做的,那得多大的味兒呀,本來好好的藝術界代表作,竟然被腳皮復刻,想想就是一種「褻瀆。」

其實不然,藝術本就是具有發散性思維的,是沒有固定的模式的,如果將藝術定死了,那將沒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只有單調的,呆板的藝術創作,那藝術界也將毫無生機與活力。

對於職業而言,更應該堅持職業平等觀,不能對職業產生偏見,只要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合理合法地賺取錢財,就是優秀的「打工人。」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