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又升溫!醫師示警「5病毒同時爆發」進入高峰月 坦言「1症狀儘速就醫」:時間全亂了...

  • 2025-05-15 10:50

隨著夏天的到來,新冠疫情也連5週有升溫跡象。本月13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就新增了34例新冠重症本土病例,以及6起死亡案例。根據資料顯示,光是上週的新冠門、急診就來到9978人,比前一週上漲66%。截至目前,今年新冠重症已237例,其中死亡為43例,死者則多為65歲以上、慢性病史等族群,其中更有90%以上的確診、死亡病例並未接種本季的新冠JN.1疫苗。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網

疾管署說明,此次疫苗為預防新冠重症的最佳辦法,因此呼籲有半年以上、未接種新冠JN.1疫苗應儘速接種,若已接種一劑、間隔滿半年(180日)的65歲以上長者在內的3類高風險對象,應追加第二劑提升保護力。專家表示,雖目前多為輕症、無症狀,但仍有機會升級中重症,因此若篩出陽性後,又有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等症狀,需儘速就醫、開立口服藥物,避免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至於兒童確診新冠的可能症狀則包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等,甚至是抽搐、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等,則要儘速就醫。

圖片來源:CFP

據《民視新聞網》報導,醫師王韋力指出,喉痛近期是確診新冠的明顯症狀,過去較少發生在兒童身上,但本季卻有不少兒童喉痛案例,「推測新冠病毒可能已進化為類感冒病毒」,因此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喉痛、肌肉酸痛,則有可能是新冠確診。但他也提到,即便幼童容易被感染確診,「但今年新冠病毒在學齡兒童身上多為輕症,家長毋須過於恐慌」。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除了新冠之外,「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類流感、流感、腸病毒等病症也在近幾週陸續爆發,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就分析,本月與6月可能會有多起病毒流行,進入好發季節。根據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資料顯示,近一週流行病毒首位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第二為類流感。詹前俊也補充,日前有一名小學生連4、5天高燒,照胸部X光後發現有不少病毒爆發,其中就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為大宗。

圖片來源:unsplash

關於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多好發在幼兒、高齡族群,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但會接連發燒導致嚴重肺炎,關鍵是「沒有特效藥」,只能靠抗生素壓制。針對目前疫情態勢,新冠在近4週有上升趨勢,將於5、6月進入高峰期。此外,腸病毒也將隨溫度提升而升溫,屆時將有5起病毒在這2個月掀起「大流行」,詹前俊也坦言,「病毒流行已經不按時序性來」,連醫生也相當頭痛。

影片來源:YouTube

大家最近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資料來源:奇摩新聞奇摩新聞

Click to show more